8月7日,市政府与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签订了《“无线城市·智慧温州”十二五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入60亿元,推进4G网络等基础网络和应用平台在温州的建设和发展,市政府则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市领导陈德荣、陈金彪、葛益平、朱忠明等出席签约仪式。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将于近期启动温州4G网络建设,并争取将温州列入4G网络技术(即TD-LTE)第二批试点城市,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城市中心区4G网络全覆盖。
陈德荣说,现在市民开车到五马街,往往会碰到停车难问题,如果一些私家车停车位装有传感器,市民通过手机上网,可以知道附近哪里有空置的停车泊位,从而提高中心城区空间利用效率。这是物联网的作用,这种作用更需要4G通信技术的支持。因此,要将通信产业技术作为城市转型的重要基础来抓,支撑温州未来经济转型发展。
4G网速是3G的5倍以上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提出在温州建设覆盖城市中心区的TD-LTE移动互联网络。所谓TD-LTE就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已于2010年被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为4G技术。
它与3G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传输速率。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总经理钟天华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即便是人们经常使用的3G移动互联网,传输速率一般也只能保持在1~3Mbps之间,保证微博、微信等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行没有问题,但不能大规模地传输视频,而4G移动互联网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据了解,2G移动互联网的理论传输速率为0.384Mbps,3G最大可以达到14.4Mbps,而4G则是惊人的80Mbps,也就是说,4G网络的传输速率是3G的5倍以上。
为何不依靠wifi无线网络实现信号全覆盖?记者了解到,wifi无线网络由于辐射半径小、穿透能力弱等原因,无法满足城市居民日常需要,而4G网络技术可以克服这些缺陷,而且传输速率也毫不逊色,一旦在市区建成大量的移动通信基站,市民就可以在公共场合顺畅地浏览网络资讯,这是保证“无线城市·智慧温州”得以广泛应用的前提。
公共场所可享受4G
协议要求,在城市中心区,利用道路绿化带、公交站点、环卫设施、社区用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楼顶等公共资源,建设移动通信基站。推进温州瓯飞工程、空港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无线网络和光网建设,积极跟进新扩建的机场、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主干道等沿线的通信管道、移动通信基站等基础通信设施建设,实现光纤到楼宇、光纤到企业和无线网络全覆盖。
根据签订的协议,下一步,市政府将积极协调各部门单位,向“无线城市·智慧温州”门户平台开放政务信息及公共资源,并提供在线业务办理的数据接口,协助平台建设和信息资源整合。
“无线城市·智慧温州”是本土综合性网站
去年10月,“无线城市·智慧温州”WAP平台(即使用无线应用协议的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它是一款手机上的城市信息基础平台,包括生活娱乐、交通旅游、公共事业、工作学习和政务金融等12类资源,主要涉及政府管理、企业经营、市民服务等方面,数量多达200多项。手机登录网址为:wap.zjicity.com。
“无线城市”项目负责人季少龙说,“无线城市·智慧温州”结合温州实际情况,是为温州市民量身定制的地区性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还将推出更多应用服务
目前,“无线城市·智慧温州”网站汇集了智慧政务、智慧旅游、智慧生活、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海洋等主要板块。在昨天的展示现场,记者亲身体验了部分板块将要推出的应用服务。
随时查看路面卡口监控
在智慧交通板块,记者在电脑上随机选取所要查看的路面卡口的监控画面,画面上以红绿颜色表示的路况信息顿时一目了然,哪里堵车、哪里通畅、显示地等均清清楚楚。该项目主要含市区30个路口的交通信号控制、30个路际卡口系统、32块交通诱导屏和瓯海大道东段智能交通监控系统。
智慧交通项目主管说,该功能已经可以在电脑网络上实时呈现,市民可以随时查看,而目前他们正在开发的是将该功能移植到手机平台上。今后,例如鹿城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内,也会设置类似的传感功能,用于自行车调度,哪个点还有空位可供还车,租用的市民可以实时通过手机查看。
生病可远程诊断
在智慧医疗板块,记者通过网络模拟登录某市区大医院预约挂号。
智慧医疗项目主管向记者透露,12580电话预约挂号平台运用已相对成熟,目前他们正积极与温医附一院联合打造医生远程诊疗平台,预约挂号、诊断、开药等流程,通过手机就能完成,患者无需到医院排队就诊。“即便是拍CT片,也可以输进手机里生成数字化验单,通过手机平台传递给医生,从而做出诊断。”
该远程诊断功能预计今年秋季可投入使用,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市区其它各大医院均已表示出了浓厚兴趣,一旦得以推广,诊断结果可在各医院之间通行使用,“比如在温医附一院拍了片,给温医附二院的医生诊断也没有问题。”而该项目的最终目标,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扩大延伸,让山区百姓足不出户也可以在家看病。
消费可用手机市民卡
在智慧生活板块,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卡通挂件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智慧生活项目主管徐道明告诉记者,这是手机市民卡,分为挂件卡和传统的SIM卡两种,同市民卡账号绑定,并与一个手机号码关联,方能使用。自从去年面向公众推出测试服务后,截至今年7月已有持卡用户3946个。
在电脑屏幕的左侧,是商家的名字。记者点击进入一家,在消费后将手机市民卡在专门的读卡器上刷了一下,屏幕跳出窗口,要求选择使用的金额,输入金额后,点击确定完成交易;即使是没有办卡的市民,也可以直接输入手机号完成交易。为了交易安全,市民也可以设置密码,在交易刷卡时输入密码完成交易。该功能可以运用于公交乘坐、餐饮团购等。
徐道明说,该卡集合了加盟商家会员卡、打折卡、优惠卡等功能,可以说是“卡奴”的福音,每个加盟该业务的商家都会配有一个读卡器,只要刷一下,就能显示顾客的信息。
预计今年9月底之前,该手机市民卡业务将面向全市的移动用户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