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朝古都洛阳,今后三年将投入超80亿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和制定智慧城市的规划,并预计6年内完成智慧城市建设。洛阳用独特的优势和方式,在智慧之路上,总结出了一套“先瞄准,再开火”的“洛阳方式”。
顶层设计先行
今年8月23日,洛阳市召开《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4—2020年)》评审会,计划6年打造智慧城市。
“2014年到2016年是第一阶段,从去年和洛阳签约至今,我们一直在做顶层设计,主要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各重点内容之间的关系,避免分散投资和重复建设。”中兴网信方案总监韩小龙说。
“河南智慧城市进程还处于初步阶段。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规划,发展水平远低于浙江等先进省份。”河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委员会副秘书长张震说,“建设智慧城市的第一点就是总体规划。行内话叫‘顶层设计’,就像采访提纲,每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做非常重要。”
重在旅游和工业
在洛阳一景区门口,游客通过wifi免费下载一个手机客户端之后,就完成了与洛阳智慧城市的对接。
洛阳市工信局白宁介绍称,“这个客户端像汽车导航一样带领游客在景区游玩。它在各个景点会自动讲解,无需导游;随时给自己定位,还可以给游伴定位,能把自己的感受和游伴交流。”
韩小龙告诉记者,任何智慧城市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做“顶层设计”要依据城市特色,而洛阳的特色一是旅游,二是工业。“作为古都又是旅游城市,洛阳的优势很明显,而且机械工业很强,经济发展水平很高。”韩小龙说在做洛阳的顶层设计之初,对洛阳30多个委办局进行了摸底,把洛阳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摸得清清楚楚。“用半年的时间同时去每个委办局看他们的机房,了解他们掌握的数据,问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形成设计方案请全国的专家来一遍遍审核,提出建议,再修改。”中兴网信综合部部长王俊峰说。
投资从35亿改为80亿
构建一座智慧城市,要花多少钱?2013年10月,中兴通讯和洛阳签署了战略协议,计划投资35亿元3年内在洛阳打造“全国网络服务中心枢纽”和智慧产业园区,以带动和完善洛阳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在第一阶段的投资计划已经改为80亿了。”韩小龙说去年的35亿元计划如今看来远远不够。
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端信息技术,虽然长远来看,在节省成本方面效果显著,但前期投入亦需大量成本。
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是指通信网络,包括无线、固定网、卫星等,以及借助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传感设备,这些设备建设、维护、人员,甚至请专家评审都得花钱。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预估,十二五期间将有600~800个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总投资规模将达2万亿元。按照800座城市来计算,平均一座城市有25亿元的政府资金。
“这80亿由政府出资十几亿,其他费用由不同企业共同出资。”韩小龙说,通过大数据建立起来的智慧城市,更多的费用承担是谁使用数据谁掏钱,而对于百姓使用的项目则由政府买单。
“谁说建设智慧城市就是花钱的买卖?在一个制度足够完善的城市,老百姓不用花一毛钱就能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实惠。智慧城市的建立是为了给城市治病,但怎么治,花多少钱去治,能不能治好的关键是研究方案对症下药。”张震说。
主攻“智慧政务”
韩小龙说,在洛阳建设智慧城市的未来6年,让百姓和政府明显感觉方便,最重要的是建设“智慧政务”。“什么是‘智慧政务’?举个例子,现在大家是去行政服务大厅办理业务,拿着纸质资料,工作人员告诉你少什么,你就补什么,挨个部门审批。今后,你想办理什么业务,只需将数据库中没有的资料,扫描成电子版网上提交,接下来就是业务部门内部运转了,他们自动把资料审批流转到下个部门,不用百姓再一趟趟跑行政服务大厅。”王俊峰说,这样全程进行无纸化办公,实现并联审批、网上审批,最后一个快递就把办理的证件寄到家,非常方便。
根据《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4—2020年)》,洛阳的智慧城市建设在2016~2020年,全市各个部门的数据将逐渐公开共享。
因智慧政务的建立涉及所有部门,所以无法一次性开展。“根据城市的急需不同,承载政务的先后顺序不同,但无论第一批承载什么政府业务,早晚都会把所有政府业务囊括其中。而如果全部铺开同时建设,则会有很大风险,况且也没有足量资金。”韩小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