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下,许多地方政府把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地方经济的希望寄托在城镇化上。毫无疑问,城镇化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各地推行城镇化的实践中,如果对城镇化的内在发展演化规律不能从深层次上把握,人为地快速推进城镇化,盲目按照固有的传统模式布局城镇化的空间体系,则会导致城镇化过程中问题丛生,陷入发展困境。因此,把握城镇化要素支撑系统的内在本质关系,厘清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认识误区,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各级政府和规划者来说尤为重要。
第一,谨防“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从城市发展起源来看,城市是代表空间、人口、提供公共产品的“城”与代表着市场交易等经济关系的“市”的融合,在人口聚集、空间扩展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经济要素集聚的交易效率是城市孕育、发展、成熟的动力。只有人口聚集和空间的扩展,没有成熟的产业支撑,也就没有经济要素聚集交易带动市场的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城市也无法持续发展。从城市发展本源来看,政府主要提供城镇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经济要素在城镇的集聚主要由市场调节,市场主导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领域,所以,以政府替代市场,人为造“城”容易,造“市”则难,“有城无市”只会形成“空城”。例如,巴西的城镇化率高达90%,然而由于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相脱节,导致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形成大片贫民窟。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有的地方也出现了类似现象,盲目追求人口快速城镇化和土地高速非农化而导致城镇化在人口、空间和产业发展相互脱节的不协调现象。为了保障我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人口、空间、产业和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人口和土地的城镇化要与工业化相协调,建立在相应的产业基础实体经济基础上;城镇化要与信息化相协调,通过建设智慧城市来提高城镇管理水平,获取城镇化发展红利。
第二,谨防“有城无镇”的单一城镇化。很多人认为“城镇化”就是发展大都市,城市越大越好。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0多个提出要打造“国际大都市”。其实,“城”和“镇”是相辅相成的,“城”发挥扩散效应和辐射效应,“镇”承接产业转移和人口转移,减少大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缓解“大城市病”。缺少小城镇,致使城乡脱节,无法实现产业的空间重组,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力受限,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抓手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发展合理布局、功能完善、有吸引力的中小城市,通过做大县城实施农村城镇化,可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方向转移,有利于改变城市体系“头重脚轻”态势。
第三,谨防“重物轻人”的城镇化。城市的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水平要和人口聚集及空间扩展相适应。超级城市和特大城市普遍出现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用水紧缺等“大城市病”,这不仅影响了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使城市发展不可持续。在将生态文明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既要有人口的转移聚集,又要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有序市民化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更要提升人的现代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幸福城市”“和谐城市”。
第四,谨防“无文化内涵”的城镇化。文化形成城市的灵魂。城市从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历史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烙印,形成了城市独有的特色文化内涵。如果高楼、广场、商场取代了公园、森林和鸟语花香,城市的文化内涵在旧城改造中快速消亡,城市就失去了“灵魂”。而“文化传承,彰显特色”不仅能够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更能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开拓新的发展思路。
从城市产生和发展所具备的充分必要条件可以看出,面向21世纪的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是人口向某一区域转移和集中的过程,是区域的产业发展和生产力水平逐渐增强满足城市发展所需的各种生产和生活需求的过程,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逐渐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从农耕文化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市转变、建立城市独有的特色文化内涵的过程。城市的产生和持续发展需要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由人口、空间、产业、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文化五维一体组成的要素支撑系统,其中人口的城镇化是主体,城市的空间扩展是载体,产业是城市发展的腹地支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是城市持续发展的保障,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这五维一体的要素系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是各要素协同发展的复合系统,城镇化的顺利推动有赖于各要素的健康运行。人口、空间、产业、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文化等要素都是实现城镇化的基本要素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要素都在其中担负着一定的机能,而各个单一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发挥1+1>2的作用。人口、空间、产业、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支撑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任何一类要素的发展缺失都会导致城镇化基本要素系统的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