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温州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围绕“两美”目标推进大都市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要围绕“时尚之都、山水智城、民营高地、温商家园”的目标定位,把温州逐步建成生态型、组团型、智慧型的现代化大都市区,为我们描绘出了“建设美丽温州、创造美好生活”的蓝图。
如何建设以温瑞平原为中心的温州大都市区?温州大都市区建设的布局和定位怎样?记者近日采访了市规划局规划技术处副处长王斌,描述未来温州大都市区的发展蓝图。
大都市区空间布局
—一主两副三极多点
翻开温州的版图,王斌为我们详解温州大都市区建设的空间布局:构建以温瑞平原一体化为主中心,以乐清和平(阳)苍(南)为副中心,以永嘉、文成、泰顺县城为山区发展带动极,以中心镇为城市化的重要节点的“一主两副三极多点”大都市区布局。
“一主”,将形成位于瓯江和飞云江“两江”之间一体化发展的大都市核心区,是全市国际化和高端服务功能集聚的中心,及对外综合交通枢纽。“选择将瑞安纳入核心区范围,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在地理地貌上,瑞安和温州市区陆路相连,多条高速公路可直抵瑞安,交通便利;在历史传承上,温瑞塘河自古连系着瑞安和温州市区;在经济来往方面,瑞安和温州市区的联系一直密切。”王斌介绍说,相对来说,乐清和温州市区有瓯江这一天然阻隔,交通并不十分通畅,且乐清经济相对独立,将作为大都市区北翼的一个完整经济体存在。
“主中心和副中心的选择,主要集中在温州市的平原密集带。这些平原密集带将集聚温州市700万人口,其中主中心的人口规模将达500万”,王斌说。
大都市区产业布局
—“两区、三带”的产业空间格局
“温州大都市区建设将让温州市的县域经济向市域经济转型。目前,温州市各县经济产业发展趋于均衡化,产业结构趋于同质化,今后将优化大都市区产业布局,构建"两区、三带"的产业空间格局,实现大都市区产业差异化发展。”王斌解释说,“两区”分别为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和温州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三带”为东部沿海产业带、西部生态产业带和中部城市产业带。
在建设温州大都市区的过程中,温州市将设立扶持一批市级产业平台,如苍南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乐清虹桥临港产业集聚区等,实现产业转型转移;积极完善工业园区配套服务,构筑一批产城联动、学城联动示范区;重点推进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温州大学科技园、双屿片等产业板块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产业提升,推动传统工业园区向产城联动、学城联动的综合城区转变。
“温州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目前达到70%左右。但是,城市化质量却并不高,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各个城镇功能雷同,形成竞争大于合作的氛围。比如乐清的柳市和北白象,空间一体化趋势明显,但这两个镇的经济格局和发展状态趋于竞争,缺乏合力。这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改变,推进整个都市区建设。”王斌补充说。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构建生态型、组团型大都市区
“建设美丽温州、创造美好生活,实现这"两美"目标,城市环境很关键。”王斌介绍道,温州在建设大都市区过程中,将城市环境的改善作为都市区发展的重点任务,不仅要改善城市建设品质,同时还要构建可持续的全域生态环境。
疏解过密的城市人口,整理绿地系统和山水环境,还绿于民,逐步恢复温州水乡格局。以资源环境容量为基础,以区域生态保护为先导,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源、森林、湿地等重要资源,重点保护好三垟湿地、林垟湿地、大罗山等生态地区,并将山区良好的生态基底通过生态廊道和网络引入城镇密集区,共建安全的生态环境体系,构筑大都市整体生态格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整体。
“为了避免城市破碎化蔓延组团型的温州大都市区,将分为西片、中片、东片和瓯江口片,片区的分隔主要依托大罗山等天然屏障,也会通过人工廊道划分”,王斌向记者阐释生态型、组团型的大都市区的题中之义。
扩充城市建设内涵
—努力建设智慧型大都市区
城市建设不仅赋予城市魅力的容颜,还要不断扩充其内涵。智慧型大都市区的建设定位,为温州的智能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在王斌看来,城市的智能化建设应从整合全市优势空间资源的角度,将现状破碎化、低效竞争的扁平化空间转变为网络化、一体发展、相互分工、有序竞争的空间载体,同时依托网络信息和智能化技术,积极缩小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实现城乡设施一体化和均等化。
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新区规划应以建设“智慧城市”为突破口,完善城市地理信息、交通通信、社会治安、环境管理、市容管理、灾害应急处置等智能化信息系统,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通过功能复合、产城融合的模式组织整体空间,弱化产城分离式的功能分区,强调生产与生活的融合发展,以产城单元和新型社区作为居民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单元,同时通过人口疏解,更加有效保护旧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