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快讯|服务资讯|资讯头条|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服务资讯 » 城镇快讯 » 正文

新型城镇化的“晋江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09  来源:福建日报  浏览次数:1396
核心提示:晋江,全国县域综合实力十强县(市),福建县域经济排头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晋江经济异军突起,倒逼出城镇化革命。近年来,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晋江市逐步摸索出城乡一体发展的独特模式,描绘了一幅城乡协调发展新画卷。
晋江,全国县域综合实力十强县(市),福建县域经济排头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晋江经济异军突起,倒逼出城镇化革命。近年来,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晋江市逐步摸索出城乡一体发展的独特模式,描绘了一幅城乡协调发展新画卷。

产城同步 互促共荣

晋江梅庭片区分布着世茂御龙湾、万达广场、宝龙广场等大型城市综合体,配套有晋阳湖公园、绿洲公园、八仙山公园。梅庭片区涵盖城市风貌、公共空间、生活服务等三大功能,位于晋江主城区,是晋江五大片区改造之一。

“这几年,晋江投入1000多亿元资金,实施了九大组团建设和五大片区改造,拉开了城市框架,释放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说,“目前,晋江中心城区已建成77平方公里,2013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64%。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晋江统一规划全市649平方公里陆域面积,确立了‘全市一城、一主两辅’的空间架构,中心市区控规覆盖率达65%,镇级总规、村庄规划实现全覆盖。”

除了中心城区的改造升级外,晋江的小城镇建设也不甘示弱。2010年以来,金井镇,东石镇、磁灶镇分别被纳入省、泉州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2013年,晋江整合了113个省、泉州市小城镇建设战役项目,总投资532.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7.79亿元。数据显示,当年度,该市累计投资79.64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37.81%。

以磁灶镇为例,2011年,该镇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主线,即建设1个包括国家级印刷产业基地和建陶转型发展基地在内的现代产业基地,1个福建领先、全国有影响的商贸物流中心,以及1个一流的现代化新区。三年过去了,磁灶镇不仅城镇面貌焕然一新,还改变了原来第二产业一家独大的产业格局。据介绍,中国包装印刷基地产业基地、海峡国际五金机电大市场、海西家居建材博览城、新亚国际电子商务营运中心、申通快递泉州转运中心、磁灶企业营销展示中心等服务业项目,相继进驻磁灶镇。

晋江以“产城一体、融合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理念,注重产业和城市协调互动。2009年,该市启动了经济开发区建设,优化了产业空间布局,拓展了企业扩张升级平台。经济开发区有9个产业园区,规划做强五里综合园,做精安东生态园,做大金井高新园、东石台资园,做专磁灶印刷园、安内装备园,做快英林服装园、深沪中小企业园、新塘工贸园,“一园一品”的功能定位明确。2011年,该开发区吸纳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和“创意创业创新园”,形成“9+2”园区新格局,2012年,又新增了三个片区,规划建成食品产业园、时尚服饰织造园、光电信息产业园等专业园。

“通过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晋江先后生成了洪山文创园、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平台、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新载体,引进了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高端创新服务机构,改善了企业创新环境。”晋江市相关领导介绍说。

科学的规划设计和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带动了一批大项目落户晋江,形成产城乡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的良好局面。恒人体育休闲用品、皇宝鞋塑、希尼亚服装等投资超亿元工业项目,以及陆地港二期、普洛斯物流园、南联汽贸汽配城、金龙城及金龙酒店等服务业项目,相继在内坑镇落地。随着这些优质项目的建成投产,内坑产业发展将成为晋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晋江市市长刘文儒说,为了深化产城乡融合,完善各大功能区生产生活配套,晋江将投入28.7亿元,建造19条交通公路、29条市政道路,构筑“152030”快速交通圈,于2015年实现市域内任一地点15分钟内上高速,城市中心城区20分钟内通达任一镇街,各镇街和外来人口集中的工业园区之间30分钟内通达;大力推进“三网一枢纽”工程,即长途客运网、城市公交网、轨道交通网和客运枢纽的一体化公交网络,使各镇、重要工商站点和外来人口集中区的公共交通全连通。

晋江还主动对接海西环湾城市群、厦漳泉城市联盟群,构建起一个内外畅通的交通网络。目前,该市拥有公路里程23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4.54公里、等级公路1839公里;陆域公路密度达363公里/100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倍多。

以人为本 凸显民生

“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更不是鲁莽的大拆大建,而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要把民生优先放在突出位置。”陈荣法说。

当车子行驶在沈海与泉三高速晋江出入口—牛山互通时,道路两旁遍植大叶榕、垂叶榕、芒果、香樟、凤凰木、麻楝等众多乡土树种,层次分明,错落有序,俨然一片绿色海洋。这里属于牛山互通景观提升带,是晋江生态绿城建设的一部分。

生态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有助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2009年,晋江喊出“天蓝、地绿、水清、岸美”打造生态绿城的口号,制定了“人植两树,村(居)、企、校造一景,镇(街道)建一公园”的工作目标,开展了“市区重点区域高强度绿化”、“主干道景观提升”、“沿海大通道基干林带景观提升”等绿植行动。2009年至2013年,该市累计完成绿化3.8万亩,其中新增市区公园、绿地面积2000多亩,新建村级公园200多个,建成生态防护林2000多亩、沿海基干林带1824亩,以及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3805亩。2013年,晋江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两项殊荣。

除植树造林之外,晋江还实施了水系治理、环卫保洁、节能减排等三项惠民工程。2011年以来,晋江共投入18.01亿元,启动177个水系综合治理项目,整治河道清淤37.6公里、小沟渠85.4公里,建成截污管网30.5公里;每年统筹安排1亿元,将环卫保洁经费投入率、垃圾清运处理率纳入效能考评评价体系,确保每个村都有保洁队伍和设施,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在完成陶瓷业清洁能源替代之后,去年,晋江又与神华热电公司签订协议,推动全市皮革、食品、纺织和印染企业淘汰燃煤锅炉,实行集中供热。

在安置房、大型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方面,晋江优先安排最好地块和黄金地段,用来建设安置房、文教卫、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比如,梅岭片区在组团改造时,商住开发土地为1600多亩,仅占总面积的22%左右,剩余土地都用于公共建设,最大程度保障群众利益。

在新型城镇化实施过程中,晋江同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盘活城市低效开发用地和零散用地,该市把农民就近安置就业,将农村居民点聚集发展为新社区,并完善“四位一体”物业管理模式,让安置群众融入城市,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市民化。同时,晋江实行城乡低保、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养老等社保“城乡一体化”,使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晋江还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流转和产权置换机制,施行农村承包地换股、换租、换保障,消除了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

据统计,晋江外来人口常年保持在110万左右,占全省近八分之一。如何增强外来人口对“新晋江人”的身份认同?晋江在户籍制度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下足了功夫。该市施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赋予持证人员选举权、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就业扶持、社会保险、医疗互助等28项市民待遇。以教育为例,2013至2014学年,在晋江就读的外地中小学生达20.33万,占在校生的58.7%,其中有93.3%在公办学校就学,基本实现了外来工子女免费义务教育全覆盖。同时,该市还推出“无房落户”、计生单列管理、购房按揭贷款等政策,降低门槛,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办理时间,全面放开外来人口落户限制。

传承文脉 提升品位

新型城镇化不是单纯的规模扩大,或是空间的延展,更不是高楼大厦的随意堆叠,而是需要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现代文化的映衬,借以提升城市的内在品位。

在城镇化建设中,晋江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实施国学文化弘扬工程,创新南音、弦管、高甲、木偶等传统文艺,传承闽台东石灯俗等传统民俗,建设特色文化平台,展现晋江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漫步五店市历史街区,徜徉在闽南风格浓郁的古厝群里,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古朴典雅,静谧恬适的传统世界。在这里,游客可以闻香、品茗、赏花……

与钢筋水泥的现代高楼相比,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的红砖古厝显得有些低矮,但这里分布有17处文物,其中包括蔡氏家庙、庄氏家庙在内的9处文物位于规划范围内;历史建筑147处,其中44处位于规划范围内。街区的传统风貌建筑占到60%,且保存较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彰显了晋江的文脉。专家称,这在国内同类历史街区中较为少见,极具保留价值。加上其间广泛流传的南音、布袋戏、高甲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成为最适合留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空间。

“五店市是晋江历史文化、传统生活风俗的一个象征,保存着大量闽南古建筑,是晋江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说,晋江市委、市政府在推进新一轮城建革命、实施梅岭组团旧城拆迁改建中,为传承、保护城市的历史文脉,特地保留了这片古街区,经过修缮改造后,五店市将成为老人回忆生活的一个载体、年轻人寻根的一个纽带。

晋江市市长刘文儒认为,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的保护,有赖于它的价值;而其潜在价值的实现,必须依靠不断更新,譬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对每一座历史建筑修旧如旧,保持其风貌。这样一来,再生的老建筑、新兴的传统街区,不但会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还会是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五店市街区在保护更新后,仍保留传统市井风情,并引入地方小吃、私房菜、西餐等餐饮,咖啡厅、茶馆、酒吧等休闲娱乐,土特产、传统手工艺品、旅游商品等特色商品零售,成为晋江最时尚、最有文化的都市新坐标。”他说。

在城市开发建设的同时,晋江市十分重视街区历史风貌的保护与更新,将文物修缮和配套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立足保护、适度开发的原则,将五店市传统街区建成“福建唯一,全国著名,世界有特色”的街区博物馆,成为闹市中的世外桃源、商业大潮中的宁静港湾、传承历史的文化宝库和海内外晋江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晋江市世纪大道上,一座圆柱形高楼巍然矗立,外墙上满是浮雕图案,中西建筑文化在此完美糅合。不少人在门口进进出出,手上还抱着书籍。这里,就是晋江市图书馆新馆。

2007年,晋江市图书馆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总投资7000多万元,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藏书30多万册。该图书馆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图书馆”、“省先进图书馆”等称号,是全省目前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的县市级公共图书馆。以前,该市持有市图书馆借书证的群众只有6000多人,日阅读人数仅20人左右。而晋江市图书馆新馆落成至今,共接待读者20万人次,已成为晋江人的精神文化乐园。除了晋江市图书馆之外,晋江还有省一级达标博物馆、国家一级文化馆等多种公共文化场馆。近年来,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共建共享”理念的指引下,晋江市、镇、村(社区)三级文化设施拔地而起,充实了晋江人的文化生活。

近年,晋江还推进“大美晋江”文化惠民舞台工程,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成功举办了晋江市第12届运动会、国际自行车赛、洲际沙滩排球赛、CBA联赛晋江主场等大型赛事。目前,该市已建成3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所,形成中心市区“15分钟文化生活圈”、“10分钟体育健身圈”,八仙山全民健身中心、青少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运动场所,也在建设当中。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