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协调推进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实践,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兰陵·代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有典型意义。
兰陵县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总面积1724平方公里,现有16个乡镇、1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13个社区、600个行政村,130.6万人口。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1.5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23元。先后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山东南菜园”“中国洋菜园”“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无公害蔬菜出口生产示范基地县”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兰陵县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新型社区建设为抓手,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涌现了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的典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兰陵现象”,其中代村的成效尤为显著。
代村地处兰陵县城南郊卞庄镇,现自有耕地1.1万亩,住户2716户,10069人。多年来,代村在兰陵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坚持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标准,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同时,代村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代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途径。代村从实际出发,加强社区建设与园区建设,强化公共服务,让农民就地就近享受到城镇化的设施、服务和保障,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开展“兰陵现象、代村实践”研究,总结代村同步推进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的成功经验,对广大农村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代村实践的基本内涵
代村以新社区为载体,以新园区为基础,以新环境为依托,以新风尚为灵魂,以新治理为法宝,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同步推进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
(一)新社区。新社区是代村实践的载体。代村的新社区新在:实行旧村改造,形成了住宅楼、老年公寓、文化广场、社区医院、便民服务中心等齐全的新设施;创新服务模式,形成了工商、教育、环保等完善的新服务;实施教育、培训、生活、大病、住房等村民全覆盖的“五补”政策,形成了小有学上、中有业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新保障。代村的新社区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提供了集约化的建设载体。
(二)新园区。新园区是代村实践的基础。代村的新园区包括:通过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利用农业科技,实现集约经营的现代农业园区;以国家农业公园、兰陵大酒店、宝华国际大酒店、银湖湾度假村等为载体的休闲旅游园区;以代村商贸城、通力物流、山东天宝鲁萌建安为代表的商贸物流园区。代村的新园区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新环境。新环境是代村实践的依托。代村的新环境包括: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大地园林化、生态风景化、园区公园化,绿化率达到46%,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形成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整治,社区环境美化净化,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整洁的生活环境;创新管理,加强服务,营造风清气正氛围,形成了优越的发展环境。代村的新环境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依托。
(四)新治理。新治理是代村实践的法宝。代村党委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党员议事会和居民委员会的作用,强化民主管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党支部对党员和干部提出了做“五种人”的要求,即思想解放的先行人、生产发展的带头人、生活宽裕的引导人、乡风文明的示范人和管理民主的推动人,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2000年以来,该村没发生一起严重刑事案件,无一起上访事件。代村的新治理是同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一大法宝。
(五)新风尚。新风尚是代村实践的灵魂。代村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其纳入整体工作布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创建村里的“文明一条街”为载体,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各种活动,通过发掘先进典型,不断提高群众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热情,逐渐形成了爱国爱家、大气谦和、朴实守信、勇于拼搏的代村精神。代村的新风尚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强大动力。
代村实践的内涵极其丰富,把代村实践的内涵挖掘出来,有利于对代村实践的研究推介。
二、代村实践的发展历程
(一)“九五”末期:深刻反思“先进村”的没落,力求从危机中崛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代村是著名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曾一度创造“年上缴国库粮食一百万斤”、“村支书直接被提拔当县委领导”的奇迹。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代村逐渐落伍掉队,人越来越多,地越来越少,生产效率低下,人心涣散,村庄脏乱不堪,村民矛盾丛生,是当地有名的“乱村”。
1999年,新一届代村村支两委班子组建。面对“乱村”严峻的发展形势,代村领导班子苦心思索,殚精竭虑,明晰了“创新管理、强村富民、再度崛起”的工作思路,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推行民主管理、坚持民主决策、强化民主监督、更新村民理念,坚持每天早上6点考勤制度,以“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和豪情,开启了长达14年探索“强村富民之道”的艰辛之旅。
(二)“十五”期间:以土地流转为抓手,着力整治“乱村”,在和谐中发展
1999年下半年,村支两委班子经多方调查研究,科学考量代村作为“城边村”的地理优势,明确了“创新农业经营管理模式,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思路,整体部署,全面动员,拉开了“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序幕。
2000年,代村启动全村土地精确丈量工程,并在此基础上,本着自愿、公平、公正、公开、平等、民主等原则,有效调动广大农户积极性,调整地块,每户土地由原来的十几块调整到每户两块。
2004年,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村“两委”根据村里农民不愿种地的现状,制定了相关规定,动员广大农民自愿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土地经营权流转”扫清了障碍。
2005年,代村采取土地入股、年终分红的形式,实现了集体土地集中经营。同年,代村坚持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并举,对村民住房实行腾地拆迁和升级改造。启动2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生态养殖场、高效农业示范片、花卉市场进入规划蓝图,代村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逐步呈现。
(三)“十一五”期间: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实现“明星村”的崛起
“十一五”期间,代村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共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先后被授予“山东省绿化先进村”“全省平安创建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先进单位”等称号,从前的“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2006年,代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工作重点。启动建设建筑公司、车辆交易市场、加油站、建材厂、养殖场、物流配送等多个项目。以建筑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2007年,代村“两委”坚持集体与农民个体同步增收,根据每人特长提供就业岗位,安排全村劳动力的20%从事现代农业生产、规模养殖40%在村集体副业单位就业(人均年收入在万元以上);20%利用住房临街从事经商;20%从事建筑装潢、交通运输及其它行业,呈现出“农、副、商、工多措并举,多路富民”的良好格局。
2008年,代村发挥城郊优势,继续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先后引入清水食品、金禾公司等7家企业入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发展步入新里程。
2009年,代村将目光聚集到人居环境优化上。通过抓基础设施完善、抓村庄绿化美化、抓环境整治和平安社区创建,村内道路平坦开阔、户户通上自来水,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46%,养老院、幼儿园欢声笑语,文化广场和健身场所热闹非凡。
2010年,代村升级“幸福指数”工程,开始实行相关升学奖励制度和一系列村民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服务功能和保障功能进一步完善。同年,喜获“全国敬老先进村”殊荣,2万亩山东省兰陵现代农业示范园初具规模。进入“全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示范点”行列,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
(四)“十二五”期间:以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点,迈向“幸福村”,向全面建成小康奋进
2011年,代村提出坚持“以工补农、以农促工、搞活商贸、三产并举、强村富民”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由“温饱型”到“小康型”的历史性转变。
2012年,代村紧紧围绕兰陵“建设历史文化名县、现代农业大县、旅游产业强县”目标,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新模式,围绕“天下菜园、美丽兰陵”主题,打造“华夏酒都、天下菜园”品牌。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景区、兰陵荀子文化园旅游区、文峰山地质公园景区等一批旅游景区建设开始起步。
2013年,代村紧跟兰陵县全面提速“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突出农业与旅游“联姻”,探索美丽乡村的服务管理机制,探索挖掘兰陵文化资源,彰显地方特色。释放“菜博会”的旅游效应,拥有10个功能区的兰陵农业公园成为全省首家国家农业公园,喜获“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园区)”,引领了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标志着兰陵代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迈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