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代村坚持“一边富口袋、一边富脑袋”,坚持诚信立村,集体经济创名牌、个体经济创招牌、村民对外创品牌,合力打造过硬的代村精神文明“品牌工程”理念已深入人心。政通人和的代村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朝着“全面小康”的目标奋勇前进。
三、代村实践的主要做法
兰陵县委、县政府统筹规划,科学指导,以代村等村庄为代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代村根据自己的实际,在协调推进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进步、壮大集体经济和扶持个体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与非农产业、改革创新与优良传统继承等方面狠下功夫,促进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
代村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一是发展绿色产业让生态更加优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让畜禽排泄物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源,形成农业的生态循环;坚持绿色清洁生产和服务,使生产和服务废弃物无害化,实现了产业发展不仅不损害生态,还使水更清、天更蓝、山更绿。二是用综合整治的方式保证环境更加优美。代村卫生清洁队对村庄范围内垃圾及时清运,实行无害化处理,通过对环境的综合整治,保持了村庄全天整洁,实现了环境优美。三是优美的生态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在首届“国际蔬菜产业博览会”一个月的会期内,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取得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优美的生态环境也为代村发展商贸物流、餐饮酒店等服务业提供了生态基础。
(二)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进步并重
代村重视发展经济,坚持“以工补农、以农促工、搞活商贸、三产并举、强村富民”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并把发展社会事业和发展经济放在同等地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忽视农村社会事业,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坚持经济发展,为农村社会事业进步提供资金支持。村集体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农村社会事业,对村民统一实施大病救助、统一组织劳动技能培训、统一提供住房补贴、统一安排老年人入住老年公寓等,为村民就医、就学、就业、住房、养老等提供了有力保障。村集体设立劳动技能培训专项资金,实施“劳动技能培训工程”,鼓励农民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力争每人掌握两项以上劳动技能。另一方面,坚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农村社会事业的进步,使村民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村民更加支持村里的经济发展,为代村土地集约经营,创办建筑安装公司、车辆交易市场、加油站、建材市场、养殖场、代村商贸物流城、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一批项目创造了良好环境,形成了农村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互促互进的良好局面。
(三)坚持壮大集体经济和扶持个体经济并重
纵观代村十多年的发展史,是一个发展集体经济、扶持个体经济、引导农民创业、带领农民致富的过程。代村始终坚持集体与农民个体同步增收,积极为群众致富创造条件,提供服务。一是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在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方面下功夫。代村统筹规划集体资源要素,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避免了村集体空壳化,为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产业,提高村干部威望奠定基础。二是坚持发展个体经济,在富裕农民方面下功夫。让脱离了土地的农民,依托城郊区位优势,成为离土不离乡的“创业农民”,在建筑装饰业、休闲农业等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领域,呈现了人人都是创业主体的态势。三是坚持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互促互进,在同步推进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发展方面下功夫。代村坚持诚信立村,集体经济创名牌、个体经济创招牌、村民对外创品牌,合力打造过硬的代村经济“品牌工程”,形成了集体经济引导个体经济发展,为个体经济创造条件和环境,个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推动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格局。
(四)坚持发展现代农业与非农产业并重
代村重视发展非农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和富裕个体经济,也重视发展现代农业,发展非农产业的同时不忽视现代农业的发展。代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让农民在不离土、不离农、不离产、不离乡的情况下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链条,形成了以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非农产业是代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物质基础。代村依托历史文化、地缘区位、人力资源和产业优势,以商贸物流、休闲观光、餐饮业等为重心,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支撑,以产业推进体系建设为载体,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改造传统经营生产方式,推动非农产业发展。
(五)坚持改革创新与优良传统继承并重
“爱国爱村、大气谦和、朴实守信、勇于拼搏”的代村精神,是代村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代村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注重改革创新。一是坚持机制创新,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代村每年举办“十星级文明户”“遵纪守法光荣户”“美在农家”“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和奖励活动,通过评选和表彰这些先进典型,不断提高群众参与文明村镇建设的热情,使大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二是坚持管理创新,建立民主管理机制。组织引导村民最大限度地参与村务管理,在处理邻里纠纷和不道德现象时,通过录音广播的形式,让全村群众参与评议,使大家在参与中得到教育和提高;在制定村规民约和各项村级规定时,让群众反复讨论,形成共识,然后监督执行。三是坚持决策创新,健全决策监督机制。实行集体账目、企业管理、宅基地划分、土地承包、农民负担、计划生育等村务十公开制度。凡村里重大问题和公共事务的决策,都让群众参与讨论,把村里的各项工作和重大决策以及公共事务的管理完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在兰陵县委、县政府领导和指导下,代村在促进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的典型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我国很多农业县都有参考借鉴意义。
四、代村实践的主要成效
在兰陵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代村立足实际,自觉跟进城市化进程,积极融入城市化分工,走出了一条从“乱村”走向“明星村”,从“明星村”迈向“幸福村”的特色发展道路。“绿树掩映小洋楼,空气清新人长寿,使用沼气新能源,文明卫生又方便,条条大路通家园,乡村胜似城里面”,这是在代村村民中广泛流传的顺口溜,也是代村经济社会大发展、大变化的真实写照。
(一)农村更美丽
一是旧村改造设施美。以实施旧村改造工程为抓手,整体推进村庄规划、旧村改造升级和住房建设。近年来,硬化村内道路10万平方米,建成沿街楼1.8万平方米,修建下水道1.5万米、排灌水渠2000米,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建设了文化广场和健身场所,正在建设社区医院和便民服务中心,社会服务功能和保障功能进一步完善。二是村容整洁环境美。以建设生态、和谐家园为目标,以生态文明村创建为抓手,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全村划分为若干个卫生责任区,设立83个垃圾箱,成立了由30人组成的卫生保洁队,定期打扫卫生,每天清运垃圾,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按照平安村庄、平安社区、平安家庭的要求,推行户户参与、持牌站岗和村干部轮流带班巡逻制度,建立健全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五位一体”组织,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维护社区和谐稳定。三是统规统建社区美。对农村社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社区内的供电、排水、宽带、有线电视、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统一建设新型连锁农家超市、文化馆、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医疗机构、银行等生活设施。截至2013年底,代村拆迁旧房1200余户,社区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代村新社区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二)农业更现代
一是提高了农业设施化水平。加快对农业的标准化改造,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质量安全风险;加快对农业的设施化改造,逐步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降低自然风险;加快对农业的规模化改造,逐步改变农业生产经营小、散、弱的格局,让农业成为最高效的产业。目前,已建成智能化温室、农展中心、育苗基地、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百姓菜园、百佳花园。二是拓展了农业多功能。通过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实现休闲农业产业园区化发展和管理。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结合农业生产,开发休闲娱乐景观,形成了令人大饱眼福和口福的新优品种“果蔬观光采摘园”,可供人们体验农事活动和品尝新鲜蔬果的“百姓菜园”,令人心旷神怡的“花卉苗木盆景观赏园”,17条特色各异的绿化景观长廊,让人感受生态美食文化的“新天地生态酒店”等。通过园区化发展休闲农业,代村正逐步成为城市居民向往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三是提升了现代服务业。依托全国首家国家农业公园——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整体打造现代农业示范推广、科技培训、产业孵化、资源信息共享、农产品加工出口和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服务园区。以园区集聚发展的形式做好做大服务产业,为周边地区快速增长的相关产业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2010年,代村物流商贸城建成投入使用,代村商贸物流城占地300亩,设置摊位达1600个,年交易额4.8亿元,租金收入达2000万元。物资分流至全县所有乡镇,连接到上海、徐州、枣庄、临沂、日照、连云港等地。
(三)农民更富裕
一是人人就业创业。代村依托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建筑装饰业、汽车销售业和休闲农业,使大多数农民逐步脱离土地,成为离土不离乡的产业工人。村集体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劳动技能培训工程,使每个农民掌握两项以上劳动技能;积极培养职业农民,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民创办家庭农场;积极创造条件,让就业的居民人人争当创业主体。目前,代村已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人人就业的目标。二是人人过上现代生活。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代村农民的生活方式向市民生活方式转变,村民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交际方式等发生了深刻变化。代村村民虽然住在农村,但与城里人一样。2013年,代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是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多。三是人人享受“五补”社保。代村实施“五补”全覆盖政策,即:居民全部参加医疗保险,并且实行大病救助,大病治疗救助费用比例达70%,解决群众的看病难问题;实行在校学生教育补助,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给予1万~5万元的奖励,就读高中、职业教育、大专、大学的学生每年补助2000元,解决村民子女上学难问题;按时发放生活补贴,每人每年发放700元,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优待补助,解决村民养老问题;实施劳动技能培训补助,解决青壮年农民择业、就业问题;实施住房补助,居民购买安居楼的,给予50%的住房补贴,解决住房难问题。
(四)乡风更文明
一是以核心价值理念促进乡风文明化。代村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爱国爱村、大气谦和、朴实守信、勇于拼搏”为主要内涵的代村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村民坚守勤劳节俭、明理诚信、尊老爱幼、施善济困、崇尚科学、奉献社会。二是以文化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化。把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依靠文化的力量传导代村人的价值取向。10年来,累计投入数千万元,先后建立省级规范化小学、幼儿园、社区卫生院、老年活动中心、村民文化广场等,成立了老年秧歌队、青年舞狮队、村民剧团、村民书画社,创办了《新代村》,使村民文化生活多样化、文体活动常态化。三是以道德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化。代村是全国敬老先进村,村里投资建设了“一室一厨一卫”面积达7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安置60岁以上及部分55周岁以上有特殊情况的老人。每年举办“十星级文明户”“遵纪守法光荣户”“美在农家”“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和奖励活动,评选条件从前几年的遵纪守法、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等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方面,拓展到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实现科技致富、发展集体经济等全局性工作。通过独具特色的评选,不断提高群众参与文明村镇建设的热情。
(五)治理更民主
一是决策民主化。凡是村里的重大问题和公共事务决策,都请村民参加讨论。建立了由党员、干部、群众代表组成的160人议事队伍,在土地调整、宅基地划分、道路建设、园区建设等涉及全村群众利益的大事上,坚持反复召开村民座谈会、干群问答会,广泛征求意见,征得群众的同意和支持。二是管理民主化。组织引导村民最大限度地参与村务管理。在处理邻里纠纷和不道德现象时,让全村群众参与评议,使村民在参与中得到教育和提高;在制定村规民约和各项村级规定时,让村民参与讨论,形成共识后监督执行。三是监督民主化。实行村“两委”干部直选和民主评议制度,组织引导党员群众对照标准,好中选优,推选出群众信得过的“当家人”。目前,该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健全,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符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村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基本确立,形成一套干部与群众双向制约的管理监督机制。
代村在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轨迹,既是代村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兰陵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这几个方面发展的集中体现与典型代表。
五、代村实践的重要启示
代村在促进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的典型做法和显著成效,对我国其他地区推进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一)选好带头人是推进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在人民公社时期,代村曾创下上缴粮食百万斤的纪录,是远近闻名的先进村。但到上世纪末,代村沦为远近闻名的乱村、穷村,全村背着380万元的外债,村民对村干部意见很大,经常上访;村里治安很差,偷抢占事件经常发生。1999年,村委换届选举,王传喜当选为村委会主任。14年来,王传喜以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为重点,将有开拓精神的农村优秀人才吸纳到村干部队伍中来,努力建设精干型村干部队伍,通过抓班子、带队伍,抓发展、促和谐,带领代村领导班子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开创了代村一个又一个奇迹。2013年,代村固定资产(不包括土地)总值达7.6亿元。这份成绩的背后,是14年来,无论刮风下雨,王传喜每天早上6点前都会赶到村委会办公室准备商量和布置工作;是14年来,他一定要把当天的工作忙完,很少在晚上11点前进家门;是14年来,他使用过的工作笔记本多达130多本。代村10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推进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最关键的环节是选好带头人,要把那些年富力强、有丰富经历、愿意为群众服务、办事公道、为人正派、能较好地执行上级党委、政府意图的好干部选出来,使他们扎根基层,带出村“两委”好班子,形成好队伍,打造好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致富一方百姓。
(二)培植绿色产业是推进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通过10多年的发展,代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在产业结构上,以第一产业为基础,三次产业互补互促,一产促进二三产业发展,二三产业反哺一产;在产业布局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发展第二产业,形成商贸物流业富村、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兴村、建筑业强村的绿色产业体系,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代村实践证明,在推进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突出生态建设、培植绿色产业、推动绿色发展,农业发展好了,不仅可以直接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为农村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的绿色家园、发展高效的生态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劲而持久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