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区基本情况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是全国唯一集工业园区、高教园区、出口加工区于一体的国家级开发 区,委托管理下沙和白杨两个街道,辖区人口约40万人。其中下沙区块可开发面积6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47平方公里。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连续三年位 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十强、多年位列浙江省开发区第一位,相继被评为中国75个城市开发区投资环境最佳开发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开发区”等荣誉称号。先后 获得“国家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园”、“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核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城市示范区”、“中国产 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基地”、“浙江省物流产业基地”、“杭州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基地(园区)品牌。
二、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发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打造集聚集群、高端高新的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杭州开发区特色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1、经济规模持续提升。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工业经济“主平台”作用,提升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 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四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我们不断加大扶优扶强力 度,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大企业大集团产值比重达到82%。同时,坚持集聚集约,着力提高单位土地面积投入强度和产出率,能耗水平全省领先,年均降 幅5%以上。
2、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生命线”工程不动摇,充分发挥对外开放“主阵地”作用,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工 作,全面提升引资水平和质量,连续引进了长安福特、西子航空、统一食品等一批大项目落户建设。目前,开发区已集聚了41个国家和地区的824家外商投资企 业,跨国公司集聚效应显现。
3、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围绕建设创新型开发区,深入实施“科教强区”战略,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政府、市场和企业“三力合一”,集聚、整合 各类创新资源,加快建设新加坡杭州科技园、国家级高科技孵化器、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大学科创园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累计建成投用总面积已达37.2万 方,总量可达150万方以上。
4、副城建设步伐加快。围绕“造城”目标,努力建设“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的下沙副城。大力推进农居整体拆迁,拆迁农户3760户,拆除房屋230万平方 米,累计征地1.8万亩。加快“无缝连接”主城,地铁1号线顺利开通,地铁延伸段、德胜东路高架等重大路网建设有序推进,之江东路、金沙大道等主干道基本 建成;加快龙湖天街、世茂广场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以打造“国内最清洁开发区”为目标,坚持城市管理“精细化”理念,运用“数字城 管”等科技手段,大力提升副城“洁化、绿化、亮化、序化”水平。
5、江东开发加快推进。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大江东新城开发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江东市本级区块开发建设。着力破解要素制约,为工业大项目落地创造了 条件。招大引强取得突破,陆续引进长安福特汽车、西子航空、统一食品、加多宝饮料、华东医药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建设配套设施,梅林大道以西“四纵七 横”11条主骨架路网及标准厂房已经建成,城市综合体一期正在加快建设,蓝领公寓、高层农居安置房一期等重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
6、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切实改善民生,努力构建和谐开发区。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高标准建成中小学、幼儿园20所,在建学 校6所。整合辖区卫生事业资源,形成了6家医院、2家街道卫生服务中心、1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失土农民城 镇医疗保险参保率位居全国领先水平。积极利用高校资源,实施“蓝领成才”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累计受教育人数3.3万余人。每年推出“十大为民办实事工 程”,不断强化民生保障。全力打造“平安下沙”,建立校园、企业、社区、工地四个“110”联动机制,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置各类矛盾纠纷和群体 性事件,保持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